2021年六月號【雞先定蛋先?拆解氣候危機與性別公義錯綜複雜的關係】

因疫情關係,原定於2020年11月在蘇格蘭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延遲到今年底進行,但時間不等人,氣候問題每分每秒都在惡化,後果影響千千萬萬的人。

氣候變化下,全球氣溫上升,各處出現旱災、水災、冰川融化、水位上升、蝗災等,種種自然災害都危害農作物收成,以致食物短缺,出現糧荒。與此同時,政權和武裝勢力為了爭奪僅有的資源,互相角力,在各地造成安全危機,大大破壞社會民生。

全球化的趨勢使糧食生產的過程集中在小部份國家,若當中一個程序受氣候變化影響,任何國家都無法倖免於難。

女性苦陷氣候危機最前線

我們正處於糧食危機的邊緣,缺乏及時有效的行動,我們將會面臨嚴重人道災難,聯合國估計到今年底將有國家發生飢荒,而女性人口比男性更受打擊。

因男女不平等的傳統觀念,女性時常要負責準備一家人的食物,照顧老幼,並在全家用膳後才可以進食。在食物不足時,她們只得空著肚子,所以有逾六成的糧食短缺受害者都是女性。另外,為了得到更多糧食,不少家庭會要求女兒輟學工作,或是結婚換取禮金、供養家人,導致這些女孩對將來失去盼望。

來自尼日利亞、14歲的蒂蒂本打算移居尼日爾尋找出路,卻被逼嫁給一個有暴力和施虐傾向的男子。

日益嚴峻的災難 女孩逐漸褪色的夢想

今年19歲的莉哈娜塔兩年前隨家人離開因資源爭奪而戰火連連的家鄉,逃到布基納法索的大城市卡亞避難。布基納法索是聯合國警告四個可能在2021年出現饑荒的國家之一(另有尼日利亞、南蘇丹及葉門)。

莉哈娜塔的父親抵達卡亞後,嘗試申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援助計劃,但一家十口中,他只成功申請到五個人的食物份量。莉哈娜塔一家經常以粟米粉和水搓成麵糰充飢,一天只能吃到一或兩餐,她更要輟學減少家中支出,好讓家人可以買到水和糧食度日。莉哈娜塔最大的願望是回到學校繼續讀書,將來成為一個老師,但她深信這已成了不可能的夢。

派發食物不足並不是世界糧食計劃署刻意苦待他們。我們從近年研究得悉,在持續的氣候問題下,世界糧食問題會在2050年前惡化兩成,而籌得的援助資金卻距離目標還有42%,可謂僧多粥少。

每次天災後依賴援助而不從根本解決氣候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國際間的氣候協議。

哪個才是問題根源?

有很多女孩和莉哈娜塔一樣失學,現時全球有一億適齡女童無法上學,在疫情下,數字更急劇攀升。

女性佔了人口的一半,實際上可以在氣候變化的議題上扮演重要角色。假如每個女性都學會一個環保的生活小技巧,也許就能積少成多,帶來重大改變,也可能是最終解決氣候危機的關鍵。環境經濟學家保羅‧霍肯(Paul Hawken)在他的著作《Drawdown》中推算,如女性接受性及生殖教育、學會避孕方法、了解自身權益,逾兩億名女性就懂得計劃生肓,共可減低850億噸碳排放。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可有想過改革環保政策、解決氣候問題的領袖可能就是她們當中的一位?即使有幸接受教育,礙於社會性別定型的思想,一般不鼓勵女孩學習科技、工程、數學、經濟、政治等學科,使女孩發展受到限制,難以發揮長處及參與推動環境保護政策和綠色經濟。以再生能源產業為例,女性從業者只佔20至25%;在國家層面上,於簽訂巴黎協議時,與會者也只有35%是女性。澳洲科廷大學就有研究證明了女性參與政策制定對環境保護有正面影響,她們會主張擴張受保護土地面積、增加環保政策認受性、更嚴格執行氣候條約及推動更有效減低碳排放措施等。

對女孩自身來說,因氣候災難而失學使她們困在無止境的惡性循環中。沒有教育,她們無從得知面對天然災害的應變方法,在天災降臨時未能及時作出反應。她們也不能參與學校免費膳食計劃,只能餓著肚子待在家中。

不少發展中國家的女孩都會透過學校獲取免費膳食,填飽肚子,所以上學對她們來說有另一番意義。

說到底,人類一步一步踏進更崩壞的氣候環境,女孩又無法接受教育,沒法將才能貢獻社會,解決氣候問題的機會就更加渺茫,環環相扣,我們可以如何打破宿命?

手握答案 迎向未來

疫情令更多女孩從此輟學,我們急需改善女孩的教育情況,藉著這個機會反思過往觀念與政策,在趨向不安穩的世代,從女孩教育著手解開連串的惡夢。

國際培幼會主張兩性平等及關顧女性的氣候應對和教育政策,讓女孩接觸基本科學知識,培養她們重視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態度,鼓勵女孩參與環境保護的討論和決策,以及確保女孩在突發情況下仍然能夠接受教育。

培幼會亦會從家庭生計著手,透過現金援助、派發糧食和衛生包及可持續生計支援計劃,令女孩家人不再因經濟重擔而犧牲女孩接受教育的機會。

在倡議層面上,我們著墨於研究和討論,持續與社區及政府交涉,提倡性別平等,強調女孩在氣候應對政策上的重要性,要求政府正視女孩需要。

沒人知道到底這惡性循環如何開始,然而,我們現在知道終止惡性循環的方法。您會把信息傳開,讓更多人明白並推動改變嗎?

不要小覷女孩的力量,來自多明尼加、16歲的伊蒂絲就在培幼會的安排下充當國家環境局局長一天,與政府高層商討重新植樹的計劃,寄望政府將女孩看法納入政策考慮範圍。

WhatsApp分享

Facebook分享

支持「愛 ‧ 女孩」基金

訂閱「愛.女孩」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