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父母無私大愛 全家人生命得改寫
還記得在我要升讀中學之際,父母大傷腦筋,擔心未能負擔學費。幸好我的小學校長介紹了培幼會給父母認識,還說家窮但讀書成績和品行好的可以代為申請資助。正正在這個very moment(非常時刻),我獲得遠在加拿大的契爺契媽的助養,自己及家人的生命亦從此變得不一樣。
童年困苦 適時得幫助
我的父母祖藉潮州,操不太流利的粵語,亦從未接受過任何正式教育。在當時社會資源極度短缺的年代,我們一家五口只能住在簡陋的木屋,靠養家禽、做小買賣維持生活,收入微薄且毫不穩定。有一次,我們更要向別人借錢才能買到鴨苗。父母克勤克儉,仍堅持送我們三姐弟到一所教會小學讀書。姐姐小萍聰穎過人,在升中試取得佳績,獲著名中學取錄,更可免除五年中學的學費。
透過助養,我們三姐弟可以繼續讀書,現在各自在不同行業中創出一片天。(右一為陳小玉)
在沒有十二年免費教育的年代,我全靠港幣45元的資助才有錢交學費,可以繼續接受教育。成為助養兒童後,家庭的經濟壓力也減輕了不少,我們不用再為衣食住行操心: 姐姐因長期在光綫不足的晚上讀書而導致近視加深,培幼會就為她配眼鏡;我們的鞋子是度腳專製,就連爸爸生病,亦能得到適當治療。全賴當年契爺契媽的幫助,我們三姐弟可以專心讀書,現在各自在不同行業中創出一片天:我在玩具生產公司工作;弟弟成為專業藥劑師,而姐姐當了加拿大的國會議員,服務我契爺契媽的國家,實在是太奇妙了!
千里之外的愛
契爺契媽本身亦要照料三個年幼兒女,相信也有一定的經濟壓力,但他們仍然無條件地幫助我。他們一直陪伴我成長,並且關顧全家的成員,是我家的「守護天使」。
我一直好好收藏契爺契媽寄來的相片,他們會在相片背後寫上祝賀說話。
在助養過程中,我和契爺契媽以書信緊密聯繫,他們的一字一句讓我感受到無限溫暖。我會在信中跟他們閒話家常,分享學校生活的點滴;契爺契媽則在回信中寫很多積極正面的說話,鼓勵我努力讀書。我間中也會收到一些實用的小禮物,如肥皂和顏色筆等。每次收到信和禮物,我都覺得很高興,亦感受到他們真的把我當作親人,會支持我。直到現在,我仍好好保存契爺契媽寄來的照片。照片雖已泛黃,仍蘊藏著一段段美好回憶。
延續契父母愛心
多年來因著契爺契媽的愛,我學會感恩,亦願意付出時間和金錢去幫助別人。我正透過培幼會助養了兩名分別來自印度和內地的兒童,支持他們接受教育。只要有學問,就可以脫貧,改善生活,之後也有能力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金錢是實際的物質需要,但非物質的愛是在於感受和付出。感受到愛後,人就會不期然地把愛傳遞出去。
為了延續契爺契媽助人之心,我透過培幼會助養了兩名兒童,並寄望孩子長大之後願意幫助別人。
我曾拜託在加拿大工作的姐姐幫忙尋找契爺契媽,可惜卻遍尋不果。從報紙上得知培幼會回歸香港後,我十分雀躍,常常參加前受助人聚會,亦積極擔任活動義工,以行動支持培幼會的工作。得人恩果千年記,我對契爺契媽懷著感恩之心,雖然還沒有機會當面向他們表達謝意,我會身體力行,把助人及回饋之心承傳下去。當自己還有能力時,我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右二)經常與其他前受助人一起擔任培幼會義工,協助舉辦不同活動。
圖文:培幼會前受助人 – 陳小玉
*國際培幼會多年來致力在世界各地推動兒童權益,發展項目和捐助模式至今亦有所轉變。這個故事是我們歷史和轉變的一部分,並不反映我們現有的發展項目及捐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