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求廁 要等天賜?

每年的11月19日是聯合國訂立的「世界廁所日」,也許你會覺得不解或可笑,為甚麼竟然會有屬於廁所的日子?身處香港,我們對擁有廁所習以為常,但你能否想像在一個沒有廁所的世界生活會是怎樣的?你又知道對許多女孩來說,生活的期盼竟僅僅是能擁有安全乾淨的廁所?

150人共用一個廁所

在緬甸,約90%的人口信奉佛教,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在緬甸西部的若開邦居住。因為複雜的歷史原因,羅興亞人與緬甸人之間存在著長久以來的矛盾,羅興亞人甚至沒有國民身份,被視為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自8月25日以來,若開邦爆發新一輪的暴力衝突,造成逾60萬羅興亞人由緬甸逃到鄰國孟加拉避難,在位於邊境科克斯巴扎爾的難民營生活。難民營的環境惡劣,擁擠不堪,缺少食水,許多家庭只能在簡陋的臨時帳篷棲身,衛生設施亦極度匱乏,平均150人只能共用一個廁所!難民中80%是婦女和兒童,她們的生活更加艱難,面臨更多威脅。

 

難民營內環境惡劣,許多難民只能在臨時帳篷棲身,衛生設施極度缺乏。

「在緬甸,我們有房子,還有廁所和水井,我每天都能和朋友玩耍。」14歲的漢娜說:「但我們不得不離開,因為房子被燒毀了。走難時,我的哥哥受到槍傷……我們能活下來算是幸運。」

漢娜必須帶上面紗,並由哥哥陪同才會使用公共廁所。

難民營的生活比漢娜想像的更糟糕。她說:「附近只有一個廁所,幾乎只有男人使用,每天早晨都大排長龍。」為了減少去廁所的次數,漢娜每天只吃一餐飯,並經常等到深夜才去樹林中如廁。「迫不得已要使用公共廁所時,我一定要帶上面紗,並由哥哥陪我,否則會有很多陌生男人盯著我,我很害怕。」

經期如噩夢

無數女童好像漢娜一樣,經常在晚上前往樹林中便溺,這大大增加了她們被性侵甚至拐賣的風險及導致傳染病爆發的機會增高。設施、物資、水資源的缺乏使洗澡成為奢望,經期來臨對許多女童來說更是如同噩夢。

「因為缺少衛生棉,經期來臨時的那幾天,我只能一直坐在同一個地方,晚上再由媽媽陪我到樹林中換衣服。」18歲的諾拉無奈地說。「如果我們能有一個安全、有私隱的廁所就好了。」

因為缺少衛生棉,經期來臨時,諾拉只能一直坐在帳篷裏。

國際培幼會正在孟加拉執行緊急救援行動,並尤其注重難民女童的權益,例如已向婦女和女童派發10,000個衛生用品包,並將於未來一年內建造逾1,000個廁所及200個洗澡間,惠及18萬人。

培幼會在難民營內派發衛生包等物資。
投資衛生產生逾五倍回報

除了在難民營,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廁所亦是奢侈品。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約有60%的人口——即45億人——家中沒有廁所或廁所無法安全衛生地處理排洩物,8.69億人仍只能在露天便溺,導致腹瀉、霍亂、傷寒、腸寄生蟲等疾病肆虐。在發展中國家,約65%的小學並沒有為男孩及女孩分別提供廁所。有研究顯示,若學校分別提供男廁及女廁,將有助提升入學率,特別是女童入學率。

在發展中國家,若學校設有廁所,將大大提升女童入學率。培幼會在烏干達的中學內興建女童專用廁所,女學生十分開心。

2015年,聯合國通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尤其注重改善環境衛生,更明確表明要在2030年前為所有人提供足夠的衛生設施,杜絕露天便溺問題,並特別注重婦女和女童在這方面的需求。培幼會亦一直在發展中國家推行水利及衛生項目,單在2017年度,已幫助了逾630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在衛生方面每投資一美元,便可降低醫療開支、提升人民健康及生產力,從而產生5.5美元的回報。在「世界廁所日」,讓我們對擁有廁所心懷感恩,亦不忘世界上那些連廁所都無法擁有、亟待幫助的一群!

使用廁所能有效防止痢疾等疾病,保護兒童健康。

*原文刊登於11月17日《都市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