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孩子「發辦」 讓兒童於社區留聲 「孩子發辦」兒童留聲台社區參與計劃成果展開幕禮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2條列明,「參與權」是兒童的基本權利,兒童在任何影響自身的事項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兒童作為社區的重要一員,他們對理想的社區有何想法?國際培幼會(香港)與地區伙伴—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北角樂Teen 會及在山工作室合作,在2022 年開始在北角推行「孩子發辦」兒童留聲台社區參與計劃,賦權兒童認識及參與社區事務,就關心的社區議題發聲。15位8至11歲的「兒童社區設計師」參與計劃,他們經過一年多的藝術啟發、培訓、學習、社區考察,就社區發展提出不同方案,並於今早舉辦成果展,就三大議題展出他們創意的社區提案,議題包括推廣北角區懷舊特色文化;優化傭人姐姐休息設施;正視北角空氣質素問題。參與兒童透過以他們為主導的展覽導賞與各界持份者分享他們的理念與創作歷程,冀大眾能藉此聆聽孩子聲音,肯定他們參與社區的重要性。
成果展開幕當日,參與計劃兒童、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博士、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副總幹事(青少年及社會復康) 謝可儀女士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總主任姚潔玲小姐出席作現場分享、社會福利署東區及灣仔區助理福利專員曾國雄先生、立法會議員(社福界)狄志遠博士及(勞工界)郭偉强先生亦應邀出席。
國際培幼會自2018年啟動「兒童留聲台」計劃,旨在讓兒童認識並識別社區中與兒童保護和發展切身相關的問題,並啓發他們以兒童的角度,提出他們眼中值得關注的議題,並針對這些發現開展兒童主導的行動。由國際培幼會贊助的第三期「兒童留聲台」項目之一—「孩子發辦」兒童留聲台社區參與計劃從2022年展開,計劃細節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北角樂Teen會與在山工作室共同策劃。
具參與、反思和實踐的兒童發辦體驗 展現人文關懷
計劃中,15位8至11歲的「兒童社區設計師」透過藝術體驗,社區探索體驗,進行社區訪問,與相關持分者進行交流,並在不同藝術導師引導和學習下,漸漸建立對社區的歸屬感及想法。今日,三組兒童展出獨具創意的社區提案,包括以小型展覽講述社區故事,推廣北角區懷舊特色文化;編織環保坐墊,改善社區中傭人姐姐的休息設施;以及以Instagram直播呼籲大眾正視北角空氣質素問題。實地聆聽過不同社區故事,「兒童社區設計師」與社區締造了更深厚的連結與歸屬感,希望更多人留意及投入自己的社區特色,故第一組以手作模型及小型展覽模式講述社區故事,繪製地圖擴展各點與點的連繫感,推廣地區文化。環望自己的社區,第二組發掘到關懷社區的需要,經過實地考察及體驗傭人姐姐休息設施不足及不舒適,決定手作環保坐墊,達環保之效亦同時將祝福送達外傭,在社區實踐人文關懷。健康社區離不開良好的環境質素,「兒童社區設計師」作為社區的重要持分者,一呼一吸與健康亦在北角,第三組兒童覺得現時北角空氣較污濁,會影響健康,希望更多成人關注及倡議改善空氣措施,故以直播模式分享,觸及更多的社區人士。
以藝術媒介推動兒童參與權具備優勢
是次計劃建構了一個平台讓兒童留聲,並讓更多的區內居民及社區人士了解及聆聽到兒童的聲音和意見。北角樂Teen會服務主任袁梓齡表示:「是次計劃是一個跨專業協作搭建而成的平台,希望維護兒童權益及自主下,提升兒童自主學習的能力,所有藝術顧問、導師及成人協作者都擔當重要的角色。一年歷程中體現出有效促進兒童參與的四大元素:從兒童感興趣作起步、讓兒童一邊參與一邊確認能力、從互動和人際合作中學習、一同發掘實踐經歷當中意義。目睹兒童在人際關係、辨識及思考能力上都成長不少。」在山工作室代表肯定藝術媒介於推動兒童參與有很大助力:「藉不同媒介如版畫、編織工藝、社區地圖、攝影、詩歌、黏土、身體律動,配合不同藝術導師的引導和訓練,兒童能在不被規範的過程中自主地探索自己喜歡的東西,作出嘗試,提升他們的信心、洞察、表達及協作能力。」
促進自身成長 學會關懷社區
經過這一年,參與計劃的「兒童社區設計師」表示其中一個最大得著是更加瞭解自己身處的社區,並能夠有效且有趣地表達社區的需要及獨特之處,而與同儕合作、溝通,並著手獨立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都使他們感到非常有成功感。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博士表示:「一眾『兒童社區設計師』經過親身採訪、社區研究,至今日在成果展向公眾展示他們的成果及意見,是兒童實踐參與權的良好典範。希望社區各界能為見證兒童的潛能,多傾聽接納他們的聲音,鼓勵他們更勇於發聲,攜手創造一個更兒童友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