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助另一個「她」 蕭美娟華麗轉會(信報訪問)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理想社會道德的體現。本港文憑試剛放榜,有人歡喜有人愁,但其實有書讀已經很幸福,皆因全球各地目前仍有近5800萬名貧困兒童未能入讀小學,女童尤其處於不利位置,所以我決定利用自己多年的市場營銷及公關經驗,投身慈善機構工作,希望改寫發展中國家女孩的命運。我是蕭美娟(Kanie),國際培幼會(香港)的總幹事。

我曾經在東亞銀行、大家樂、美聯物業等商業機構工作,事業上算是取得不俗成績,但論滿足感,絕對不能跟慈善工作相比。

我於1998年加入香港樂施會,為該會的市場營銷和項目發展出力;在樂施會這個平台,讓我和團隊獲得了數十億元,說的不是收入,而是善款,這個機會不是任何工作都可以得到,期間見證着該會的善長人數由1.6萬增加至10萬,真的令我十分鼓舞。

 

 

發展中國家重男輕女嚴重

幫人當然不分年齡性別國籍,但其實我心底深處,最關注的是女童成長發展;我出生於一個10人家庭,有8兄弟姊妹,童年家中經濟拮据,加上當時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柢固,令我自幼已對女性社會地位的差異深有感觸;在樂施會工作16年後,今年1月我應邀加入國際培幼會(香港)出任行政總裁,正是因為對該會籌辦的「愛.女孩」行動大感興趣,因此毅然接受新挑戰。

事實上,很多發展中國家重男輕女的問題仍然嚴重;早婚、家庭暴力、缺乏教育、販賣兒童等情況幾乎無日無之,當中不少受害者都是女童,極需要社會各界伸出援手。

 

 

助無證童入學「不枉此生」

身為兩子之母,我曾經天真地以為,小孩有出生證明文件是理所當然的,但原來發展中國家有不少小朋友,因為缺乏出生證明而不能報考公開試,不能接受公共醫療。今年2月我前往印尼,見證了培幼會如何幫助當地貧困社區,例如「全民出生登記運動」,便幫助了好像15歲男孩Ridwan等的無證兒童,可以重返校園接受教育。能夠實際幫到發展中國家的受苦兒童,我覺得不枉此生。

不說不知,其實培幼會早於1959年已曾登陸香港,期間還幫助過不少本港家庭,其後於1973年撤出,一別36年,至2009年才再捲土重來,但角色已由救助轉為在港籌款;目前最大的難題是,該會闊別香江已久,港人對它認識不深,身為行政總裁的我,接下來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提升該會的知名度,讓更多善長仁翁得悉它的存在。

只要多人認識,善款自然會來,這個我反而不擔心,皆因港人出名愛心爆棚,人均捐款數字較美國更高,因此很多國際救援及慈善機構都選擇來港籌款;最重要的是,港人視野廣闊,不會「親疏有別」,只在本地或內地有事發生時才出手幫忙,無論全球任何地方出現重大災害,港人都會第一時間踴躍援助,這點實在難得。

「覺得自己屬於整個香港」

說起來可能好笑,我很多時都覺得我不是代表自己一個,而是屬於整個香港,所以,除了援助發展中國家女童之外,我其實也很想幫助本港兒童,這是我接受培幼會工作的目標之一。雖然香港經濟富裕,但新移民、少數族裔及低收入家庭的小朋友,仍然很需要大家關心,希望日後培幼會可與本地機構合作,能夠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令我們的香港變得更加美好。

張堅庭 陳茂波曾受惠

國際培幼會是全球最大慈善機構之一,有78年歷史,其宗旨是消除兒童貧窮及提升兒童權利,不受任何信仰、政治及政府聯繫所影響。現時國際培幼會在全球有21個捐助辦事處,幫助51個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改善生活,受助兒童多達900萬名,助養兒童則超過150萬名。早前尼泊爾地震,培幼會也有參與救援工作,令7000個受災家庭受惠。

培幼會在1959年至1973年間曾為香港兒童及其家人提供服務,範圍主要是向受助家庭提供金錢援助,較為知名的前受助者包括導演張堅庭,他自9歲至15歲接受資助;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6歲時也曾獲得國際培幼會資助了2年。其後,會方因應本港經濟起飛,遂於1973年撤離香港,將資源投放於其他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原文:信報(7月18日/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