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全港首個追蹤性兒童參與監察與評估研究報告 展示本地化的兒童參與實踐模式需具備的元素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參與權」是兒童的基本權利之一。在任何影響自身的事項上,兒童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過去五年,國際培幼會(香港)與多個社區團體合作,透過以兒童為本的「兒童留聲台」推動兒童積極參與社區事務、與社會不同持份者建立共識及擔當倡導的角色,在兒童主導下為地區帶來正面改變 。
培幼會於4月27-28日舉辦研討會暨成果展覽,並就全港首個追蹤性兒童參與監察與評估發表研究結果,培幼會委托臻善評估中心進行18個月追踪性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對象為兒童參加者、專業合作者、成人協作者及合作夥伴同工。研究員透過40次活動項目的直接觀察、32次的焦點小組訪談、3次的個人深入訪問,共65位受訪者收集數據,評估本地合作夥伴在實踐「兒童參與社區發展計劃」時的表現,總結項目的預期、非預期成果和社會影響 。
研究結果展示本地化的兒童參與實踐模式需具備的元素。根據研究,設計有效的兒童參與項目應著重於價值、過程和環境三個方面。項目的整體價值應以兒童為核心,並致力於增強社區凝聚力。在此過程中,兒童應意識到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參與程度,同時,參與體驗和過程本身比結果更為重要。項目設計應採取以過程為導向的方法,強化以兒童為中心的實踐。合作夥伴也應營造一個支持和包容的環境,讓每位參加者都感到被重視和接納,享受參與項目的樂趣。
研究亦指出促進兒童參與讓兒童在個人、群體及社區成長層面上都有所裨益。在個人成長方面,兒童參與者在積極討論並瞭解社區議題的過程中能獨立完成特定任務,自信心、自我表達和自主能力均有所增強;同時,討論和決策過程也培養了他們對項目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在群體成長方面,透過小組討論,兒童參與者的人際關係有顯著的改善,除學會進行建設性討論,更能成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尊重他人意見,進而合力解決問題。由於兒童參與者需於訪問、工作坊中與成人接觸,他們面對公眾時展現出更高的自信和表達能力。社區成長方面,兒童參加者通過社區探索深入瞭解其居住社區的文化和歷史,與不同社區持份者的交流,增強了他們對社區的聯繫感和歸屬感,從而激勵他們為社區發展作出貢獻,成為發聲的小公民。
培幼會將持續倡建政府設立有系統的渠道,讓兒童更廣泛地參與各區的地區發展,就對他們自身有重大影響的議題發表意見,並參與有關的決策過程。2019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就改造全港超過170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公共遊樂空間,提出促進社區參與和民間共議。「兒童留聲台」項目中麥理浩夫人中心的小朋友就對區內數個公園的改造與康文署職員交流提出建議,最後更落實在石蔭路第三休憩花園的改善工程。另外,房屋局於去年推出「共築.幸福」計劃,期望5年內改善24個公共屋邨的環境。於改善工程的初期,房屋署與設計團隊透過問卷、工作坊及街站形式,收集居民的意見,我們對其中的兒童參與感到樂觀,盼望政府可根據上述的成功案例,進一步考慮將改造公共空間的民間動議,推廣至全港各地。
兒童參與不只是一個機構項目,更代表一份尊重、相信和支持孩子的精神。希望兒童參與能成為日常,不論社福機構、學校、家庭還是社區,成人都應該好好俯身聆聽孩子說話,尊重他們表達意見的權利。
國際培幼會委托臻善評估中心進行全港首個追蹤性兒童參與監察與評估的研究,並於日前發佈研究結果,提出本地化兒童參與實踐模式必備元素,並總結了兒童參與者在個人、群體及社區成長層面上的進步。國際培幼會董事局主席梁賀琪女士 (左)、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右)及臻善評估中心創辦人及董事黃洪教授 (中)出席活動。
一眾兒童參加者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女士, MH, JP及國際培幼會(香港)董事局成員暨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曾潔雯博士, JP的陪同下向公眾分享成果,包括1) 推廣北角社區特色;2) 關注工人姐姐休息設施;3)改善英皇道空氣質素;4) 公布「葵涌十大兒童社區康樂設施指標」。
國際培幼會寄望兒童參與能成為日常,不論社福機構、學校、家庭還是社區,成人都應該好好俯身聆聽孩子說話,尊重他們表達意見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