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助養情 茂波四度飛美謝恩
早前,金像影帝黃秋生透過互聯網尋親,終於找到兩位同父異母、身處異國的哥哥,十分感人。黃秋生談及這件事亦連說「Amazing(驚喜)」、「Impossible(不可能)」、「Miracle(奇跡)」。在小時候曾經接受培幼會助養服務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Paul) 原來也曾經歷過這種尋獲異國「親人」的驚喜。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香港經濟尚未發展,社會資源匱乏。不少基層家庭的生活擔子沉重,只求有瓦遮頭、兩餐溫飽。Paul也是來自基層,從小在大坑西木屋區長大,六歲時透過培幼會得到遠在美國的助養人Mr Bruce Brown助養,每月獲得數美元資助。「對於那時候的家庭來說,這是很大的幫助,不只幫到我自己,還幫助到我整個家庭。」如今Paul憶起往事,仍滿懷感激。
出身清貧 幸獲助養
除了財政上的支援,Paul和Bruce每月亦會通信,互相關心和問候。因為年代久遠,他對當時的許多細節已經印象模糊,但Paul仍記得有一次用Bruce的資助買了人生中第一隻手錶,十分珍愛。「可惜後來發生火災,我們失去家園,這隻手錶也丟失了。」
此外,培幼會的社工建議陳爸爸幫Paul轉校,到新環境中繼續學業。「很感恩,新學校的老師很用心指導我們、同學都互相扶持勉勵。」此後,Paul的學習漸漸進步,後來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Paul幼年家境清貧,幸透過培幼會獲得助養人助養,得以改善生活和學習環境。
探望恩人 親如一家
後來,Paul和家人搬到廉租屋,生活得到改善,便停止了接受助養。雖然受助時間只有短短兩年,加上培幼會於1973年撤離香港,Paul和Bruce也失去了聯絡,但是這份恩惠,他一直深埋在心,不曾忘記。
2009年,培幼會重回香港開設辦事處,他通過培幼會,得以再次聯繫到Bruce。 在2010年,他與妻子、女兒一起飛往華盛頓探望恩人。「第一次探望印象很深,兩位八十歲的老人家在機場等待我們,並舉着寫有我名字的牌子。」Paul笑說:「我們抵步前,Bruce和他的太太也很緊張,因為不知道我會不會說英文,能不能和他們溝通。」
2009年培幼會重回香港,Paul透過培幼會協助與Bruce再次聯繫。2010年他更與妻子、女兒一起飛往華盛頓探望他們。
恩人自己經濟也有壓力
在華盛頓的三天,Paul一家住在Bruce的家中,一起吃飯、聊天、觀光,度過了歡樂的時光。Paul說:「當年,Bruce從報紙得知七美元便能助養一個小朋友,他與太太商量助養。那時候,他們已有兩個孩子,也非大富大貴,經濟上應該都有些壓力。但考慮過後仍然決定以自己的力量盡量協助別人,我就成了他們第一個助養的小孩。我去探望他們的時候,他們仍有助養其他小孩。」
這次探訪後,Paul與Bruce一家人的感情更加深厚。即使工作繁忙,他仍分別在2013、2015及2017年前往探望他們,有時還帶同自己的子女。偶爾Bruce的親戚來港,大家亦會見面,親切得儼如家人。「後來女兒到美國讀書,也會去探望Bruce。我和Bruce現在也時常透過視像通話。偶爾他們看到有關香港的新聞,也會和我分享。」
小事大意義
因為昔日有人曾伸出援手,扶持Paul走了一段成長路,再加上自身努力不懈,Paul今天能夠在不同崗位服務社會;而Paul亦傳承了這份助人精神,自2010年透過培幼會助養了五名兒童,至今已八年。 「這麼做最自然不過了,也許因為自己小時候曾受助,更明白即使點滴的幫助和關心,對困境中孩子有很大的意義。」
Paul如今亦透過培幼會助養了五名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早前寫新年賀卡給他們。
即使公務繁忙,Paul仍經常支持培幼會的活動。
雖然公務繁重,每日匆匆忙忙,Paul仍不忘在生活中做些「有意義的小事」。「有一次乘的士時和司機聊天,他正為兒子找不到暑期工而苦惱,我當時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我把名片給了他,請他的兒子聯絡我······我在成長過程中受過許多人幫助,一些幫忙對於當事人來說可能只是舉手之勞,對於受助人卻可能是很大的幫忙。」Paul認真說道:「再比如朋友遇到問題,感到非常沮喪,就算自己未必能幫到甚麼,若肯花時間關心他,可能就能將他從邊緣拉回來。」他又引述德蘭修女說:「Not all of us can do great things. But we can do something with great love! 小事大意義,生活中有很多實踐的機會。」
Paul出席培幼會的活動,並與其他前受助人合照。
*國際培幼會多年來致力在世界各地推動兒童權益,發展項目和捐助模式至今亦有所轉變。這個故事是我們歷史和轉變的一部分,並不反映我們現有的發展項目及捐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