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六月 14, 2019

感激契媽愛屋及烏 兄弟難忘千里恩情

無論是幫誰也好,幫多少也好,都是一份珍貴的情意,盛載額外的恩典。儘管過了半個世紀,每每提起弟弟少時獲遠方有心人助養的軼事,我都只有無限的感激,皆因這份飄洋過海的心意,為我和弟弟的童年歲月添上一點點溫暖。

「保險孖寶」不忘昔日助養情 今攜手雪中送炭

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總是千絲萬縷,我們偶爾會在不同朋友圈巧遇一些共同朋友,驚嘆一句「世界真細小」,原來有些奇妙的連繫,早已結下。投身保險業超過20載的江偉璋(Stanley),兒時曾透過國際培幼會獲有心人助養,八年前以前受助人身份,積極為培幼會策劃籌款活動,才發現在事業上並肩而行多年的同事丁福偉(David),原來同是當年獲有心人助養的窮苦孩子。昔日兩名窮小子,咬緊牙關熬過艱苦童年,也走過各行各業,還是選擇一份可以說是在別人徬徨時給予援手的工作,皆因雪中獲炭的溫暖,早已烙印在兩人的心坎上。 David(左)與Stanley(右)共事多年,近年才發現半世紀前兩人都是被助養的貧苦孩子。 童年苦不堪言 拚命求存 說起童年,David印象最深刻的,是媽媽一口氣扛起一頭家的身影。爸爸早逝,照顧四兄弟姊妹的重擔一直落在媽媽身上,早上她是賣糉子腸粉的小販,下午是「掃街」的政府清潔工,晚上就變身成縫紉女工,媽媽咬緊牙關養活一家。幸好David很懂事,自七歲起就幫忙做家務,年紀小小就在炭火爐旁為一家準備伙食。後來媽媽透過培幼會為最小的弟弟申請助養,但因為弟弟成績欠佳,申請三年都未能成功,當時有讀寫障礙的David靠勤力補救,最終成功申請助養,為本來月入只得百多元的媽媽,帶來每月45元的資助,一家六口的生活困境得以舒緩。 當年David透過培幼會獲得助養,培幼會定期為他拍照,向助養者匯報孩子狀況。 那邊廂,Stanley的爸爸本是內地富甲一方的地主,因政局動盪,媽媽無奈帶著他來到香港投靠在學校當管理員的叔父,後來更獲得助養,生活得以改善,「當時到培幼會辦事處見姑娘,會獲發一些物資如毛衣等,第二天回到學校,看到有些學生與我穿上一樣的毛衣,就知道那些同學都是被助養」,Stanley回憶道。 媽媽來港後任職「馬姐」(家庭傭工),Stanley則與叔父一同生活。 難忘社工姑娘苦口婆心  或許每個前受助人的助養回憶中,都有一位專屬的培幼會社工,每月見面時都苦口婆心,監督學業進度之餘,也督促孩子寫信給「契爺」「契媽」(即助養人),David記憶中的陳姑娘是很溫柔,而Stanley記得是梅姑娘負責他的個案,「兒時無心裝載,覺得每個月都要上去見姑娘很煩厭,那時梅姑娘常常叮囑我要勤力讀書,現在回想起來才懂珍惜,真想好好多謝她曾經這麼用心教導我」。   喜獲哈佛法律系學生助養 遞上可樂表謝意 David的「契爺」是一個美國人,被助養五年間亦曾換過其他「契爺」;而Stanley的「契爺」則是一群來自美國哈佛大學法律系的學生,他偶爾會收到他們用打字機打出來的信件,並將部分保留至今。 哈佛法律系學生用打字機寫給Stanley的信,他從60年代一直保存至今,十分珍貴。 「那時年紀小,我隠約記得曾經有個外國人來探望過我,我最記得是那時我和叔父知道有人來看我,我就拿著幾毛錢,去買一支可樂回來招呼人家」,很多細節或許在年月當中慢慢淡去,但有些畫面依然刻劃人心,成為珍貴的回憶。 與培幼會重逢 積極回饋 培幼會於2009年重返香港,Stanley亦在翌年與培幼會重逢。擁有多年營銷經驗的他,首先冒出來的念頭就是先籌款,以幫助培幼會籌集善款,開展各項兒童工作,他積極聯同其他前受助人策劃籌款活動-「培幼頒揚愛慈善金曲夜」,更發動公司其他同事出力幫忙,而這次活動正正喚醒與他在同一區域一直並肩而行的David,埋藏心裡多年的一份助養回憶。 Stanley與一眾前受助人於2011年籌辦「培幼頌揚愛慈善金曲夜」,為培幼會籌得港幣八萬元。 「如果當年沒有培幼會,我走的路就會截然不同,或許就會如哥哥一樣沒有書讀,但我當年起碼讀到中三,有張『沙紙』就是不一樣」,David對兒時受過的恩惠時刻感恩,也多虧Stanley穿針引線,讓David重返培幼會這個大家庭,延續當年情。 Stanley(左三)與David(後排)於保險公司同一區域工作,奇妙的緣份原來早已結下。 絕望之時 予人希望 Stanley與David在保險業耕耘多年,除了帶來穩定收入,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讓他們在別人遭遇不幸,感到無助時,為別人帶來希望,「多年來經我理賠的個案不少,最記得十多年前有位五十多歲的媽媽幫兒子買了一份人壽保險,後來兒子因意外身亡,頓失支柱,當我幫她完成理賠手續給她送上支票時,她抱著我痛哭,說如果沒有這筆錢她就活不下去」,Stanley道,「保險業是一個很特別的行業,無論經濟好與壞,社會環境如何變化,都能發揮著它的功能效應,也絕對屬於『助人助己』的行業」。 兒時受助經歷亦讓David明白到有能力就需要多幫助別人,多年來他一直為醫院擔任探病義工,長期關懷患重病的病人,見盡生老病死的同時,亦讓無數原本不相識的病人得到安慰。Stanley與David現時更透過培幼會分別助養內地和越南的貧苦孩子,盼望扶持更多像他們兒時一樣的孩子走出困境,邁向璀璨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