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其他

「以教育和技能賦權女孩」項目助孟加拉女孩以知識改變命運 拯救童婚女孩 給予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

「我希望能夠繼續接受教育,跨越傳統宗教和社會文化對女性的限制,成為有學問的女性!」一位來自孟加拉的女孩分享。在香港,接受教育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孟加拉,這卻是許多女孩苦苦爭取的夢想。對於當地女孩,上學為什麼會這樣困難?她們又正面對著什麼挑戰? 孟加拉社會普遍存在重男輕女的性別規範,家庭較常忽視女孩接受教育的機會,加上部分學校缺乏女性衛生設施,女孩在月經時難以上學,迫使她們留在家中,學業受阻。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當地女孩在中等教育階段輟學率高,容易陷入童婚的困境。根據聯合國數據,孟加拉的童婚率高達51%,是全東南亞童婚最嚴重的國家; 3,800萬女性於18歲前已出嫁,當中更有超過三成在15歲前已成人妻!仍在學的未成年少女因為月經期間的不便而最終導致輟學,大部分更無奈地成為童婚新娘,面對早孕、沒完沒了的家務,甚至遭受性暴力和虐待,前路坎坷。 自2023年,培幼會在孟加拉開展「以教育和技能賦權女孩」項目,旨在透過各項措施賦權女孩,讓更多女孩有機會持續接受教育,脫離童婚的威脅,也為她們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她們得以積極學習,追尋人生中的目標。 貝蒂(Beauty) 來自孟加拉一個貧困偏遠的村莊,當地童婚現象極為普及,女孩大多在14至16歲時便被迫放棄學業,成為人妻。貝蒂亦不能倖免,幸好,透過國際培幼會在當地推行的「以教育和技能賦權女孩」項目,讓她看到曙光。貝蒂的父母終被說服,願意讓她重返校園繼續求學,她更獲得了實用的畜牧及農作技能培訓,從而獲得收入,幫助改善整個家庭的生活。培幼會更為貝蒂提供了學習用品資助,包括書包、練習本及筆等,讓她重拾追尋夢想的信心和動力。   「透過項目支援,我購買了一隻山羊、六隻鴨及四隻母雞。我現在擁有四隻山羊、14隻鴨及七隻母雞,並透過售賣蛋和農產品賺取收入,讓我可以繼續學業。父母都非常高興我能支撐家庭支出。」   同樣出身於貧困村莊的阿美拉(Armina),也曾飽嘗過童婚帶來的威脅,對未來充滿焦慮。我們在阿美拉的學校為來自貧窮家庭的學生提供技能培訓,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溝通技巧、情緒管理等。阿美拉也因此受到啓發,希望能改變社區内童婚的現象,阻止其他女同學成為童婚的受害者。阿美拉亦主動與學生會合作,向男女同學講解童婚的禍害。學生會成員更會定期與經常缺席的女同學跟進情況,希望能幫助她們脫離童婚的威脅。社區領袖、老師都積極協助阿美拉,一起推動更多女生繼續留校學習,以知識改變命運!   「培幼會提供的生活技能培訓就像我的人生導師,加強了我的信心,更讓我對將來的發展有清晰的方向。」   除了打擊童婚,「以教育和技能賦權女性」項目亦致力提升校内水利衛生設施的質素,令女孩能夠安心學習,鞏固她們的自信心和尊嚴。14歲的依莎(Esha)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但校內惡劣的衛生設備卻令她很苦惱。男女共用的衛生間更是她的惡夢,尤其在經期時產生各樣不便,因此,在經期時她往往選擇躲在家中,導致學業進度大大受阻。 有見及此,培幼會在依莎的學校建造了專為女性而設的衛生間,保護女生的安全和私隱;亦提供女性衛生用品,讓女同學在經期時可以使用,從而安心地繼續上課。現時,依莎能夠無憂慮地享受校園生活,積極愉快地學習,為自己的將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獲得衛生用品,我和其他女同學都可以在經期時無顧慮地上課,我們的尊嚴得到保障外,亦提升我們性與生殖健康。」 修葺前的校園用鐵皮建成,殘破不堪;培幼會修建了全新專為女生而設的公共休息室,讓女生在經期不適時可以好好休息。 當地女孩現時可以愉快、安心地使用專為她們而設的洗手間,再不用顧忌男孩奇異的目光。   在孟加拉,許多女童因貧窮、學校欠缺衛生設備等不同原因,導致學業受阻,未能完成中學學業,此與童婚率高企環環相扣。培幼會透過為期兩年的「以教育和技能賦權女孩」的項目,為失學女孩提供生活技能培訓,一方面啓發她們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同時鼓勵她們實現自給自足,在財政穩定的情況下重回校園繼續學業;我們亦透過提升學校水利衛生設施質素,令更多在學女孩能夠在較舒適安全的環境中學習,整個項目惠及兩萬名女性,讓她們的生活質素及地位得到提升,促進女孩權益。

In Memory of Mr. CHUN, Tak Chiu Ricky Honouring His Legacy, Lighting Up the Lives of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Mr. CHUN, Tak Chiu...
Read More

親身造訪的意義——培幼會捐助者柬埔寨探訪之旅2024

香港有鑽石山,柬埔寨也有「寶石山」。臘塔納基里省在高棉語是「寶石+山」的意思,但經歷早年政局動盪,當地採礦業風光不再,目前82%家庭依靠務農為生。今年3月,培幼會捐助者探訪之旅到訪了臘塔納基里省,參加者全情投入,見證親身造訪受助社區的意義。 誠如參加者之一的阿維說:「我很高興有機會和孩子們互動,親自向他們傳遞一個鼓勵的訊息:儘管生在鄉村地區、長於貧困家庭,也不要放棄夢想。在香港這個你可能不太認識的地方,有很多人關心你。」 臘塔納基里省有超過42%人口是未滿18歲的兒童,另有60%人口是少數民族,普遍生活貧困。培幼會自2011年起在當地開展以兒童為本的社區發展項目,全省243個村莊中,超過一半都可看到培幼會的足跡。 培育發展潛能 —— 全球捐助者如何塑造臘塔納基里省的教育 我們的重點行程之一,是到訪這所由世界各地的培幼會捐助者合力籌建的初中。除了設施完備的校舍,還有男女生的獨立廁所、供水設施、運動場。培幼會也提供教學方法培訓與支援,及為有輟學風險的貧窮學生提供家庭生計資助等。我們又與學生們一起植樹和繪壁畫(壁畫上寫有「勇敢、堅強、投入」的高棉語),還有玩「掉手巾」等集體遊戲。 校長室的一角闢設了一間「青少年輔導室」,面臨性與生殖健康問題的學生可以到來尋求支援,也是女生經期不適時的休息空間。然而,學校目前欠缺女性教職員,主要依靠經培訓的學生會女成員提供朋輩支援。 其實在農村地區,男女教師均非常稀缺。在培幼會的資助下,包括這間學校在內,全省共有10間初中得以借助網課的力量。網課老師都是全國排名前十的教師,教學質素有保證,但技術問題有待改善。在另一間培幼會支持的初中,我們在觀課期間就遇到網絡訊號不穩導致課堂被打斷。隨團的熱心捐助者表示樂意分享其專業和經驗,以助改善網絡穩定性及提升教學效率。 從意識提升到實際行動 —— 應對疫情停課期間童婚率進一步上升 臘塔納基里省童婚率高企,也屬全國之最。原來當地傳統觀念認為20歲未婚已屬遲婚。過去數年新冠疫情期間學校停課,更導致童婚率進一步上升,據知最年幼的新娘僅12歲。 我們到訪一個少數族裔社區,了解培幼會如何透過合作夥伴宣導童婚危害。我們樂見許多父親也主動參與坦誠的對話,分享自己的童婚經歷,並表明不希望子女重蹈覆轍。當地家長提出兩個疑難,來自香港的家長也深以為然:如何保護陷入早戀與使用社交媒體的子女。總幹事蕭美娟和捐助者Thomas透過翻譯分享「教育改變命運」的個人經歷,寄語家長們必須堅持讓子女接受教育,謝絕童婚。對於已經結婚生子的年輕人,培幼會也會為年輕媽媽舉辦工作坊,教授避孕、營養、疫苗接種、育兒等知識,並再三強調教育的重要性。 「裝備技能邁向成功」職業訓練 —— 為離校青年人提供脫貧出路 培幼會為期3年的「「裝備技能邁向成功」」項目,協助了超過300名輟學、貧困或少數族裔的弱勢青少年掌握一門手藝,當中包括100多名年輕女生。我們訪問了培幼會支持的職業訓練中心,由政府營辦,免費為學員提供美容、理髮、電工、電腦、平面設計等為期4個月的全日制課程。培幼會除資助設置學員宿舍,也轉介合適的青少年尤其是女孩接受培訓。有需要學員可獲津貼及其他經濟支持,畢業後也可獲創業資金和營生工具。參觀期間,我們的捐助者更主動邀請受訓兩個月的學員為自己理髮,提供實踐技術的寶貴機會。 兩年多前,少數族裔女生Pally在職訓中心學習到美髮、美妝和美甲等技術,及管理現金流等營商與理財技巧,還有必修的性與生殖健康和權利。畢業後,她回到家鄉開設了自己的美容小店,平均收入較務農增加了50%。我們都非常欣賞Pally勇敢追夢,更提出不少建議,例如在雨季的營業淡季,她不妨到市區實習,以增進技術和緊貼最新市場趨勢。 滿足對改善生活環境的渴求 —— 為貧困社區提供清潔食水和衛生設施...
Read More

「愛 ‧ 女孩」起跑!2024 活動指引

感謝你參與國際培幼會 x COSMOPOLITAN『愛 ‧ 女孩 』 起跑! 2024,以下是當日的活動詳情及安排: 各賽事起步時間 • 10.11公里男子組起步時間為上午8時15分 (限時100分鐘) • 10.11公里女子組起步時間為上午8時20分 (限時100分鐘) • 3公里個人組/大專跑/閨密跑起步時間為上午10時15分 (限時60分鐘) • 3公里企業組起步時間為上午10時20分 (限時60分鐘) •...
Read More

受虐兒童出現精神問題風險增6倍 及早預防守護兒童刻不容缓

補習老師涉虐待六歲男童,企圖以釘書機釘其耳朵;嬰幼兒院舍爆發大規模虐兒事件…..近年,多宗涉及兒童相關機構的虐兒個案相繼爆出,在社會引起極大迴響。根據社會福利署,2022年新登記虐兒個案(即保護兒童個案)高達1,439宗,較2020年暴增53%,更是有紀錄以來新高。2021年,涉及在學校宿舍等兒童相關機構工作的教師或職員的虐兒個案只佔5%。相隔短短一年,比率已上升至8%,情況令人憂慮。 曾遭受虐待兒童 成年後患上精神問題風險高6倍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本會守護兒童專業顧問葉柏強醫生指出,曾受虐兒童患過度活躍症和專注力不足,或出現精神問題的風險比一般兒童高出6倍,而虐兒問題更可能跨代重覆發生,影響將會是十分深遠。 臨床觀察及長遠的個案追蹤研究均指出被虐兒童的腦部發展、行為、情緒及學業表現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除了自信心較低,難以在生活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外,有個案兒童更發展出焦慮、抑鬱或對抗性行為。葉醫生分享:「兒童的成長環境,包括家庭、學校或社區,都對其成長及發展至關重要,成年人有責任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免於任何受虐待或疏忽照顧的風險,健康成長。」 「保護兒童」不如「守護兒童」 虐待兒童個案,一宗都嫌多。當大眾較多討論「保護兒童」,即代表當虐兒事件發生後才作出補救,國際培幼會相信「防患於未然」是防止虐兒的最有效方法。培幼會致力提倡「守護兒童」,從一開始去預防虐兒事件,著力為兒童創造安全環境。2018 年,培幼會整合海外相關理論再融合本地教育經驗建構一套以實證為本、適用於本港的《守護兒童政策》框架,旨在為讓所有與兒童接觸的人士,包括兒童工作者、義工,甚至大眾能掌握與兒童相處之合宜界線及預防兒童受傷害的風險控制措施等,例如列明對待兒童的恰當及不恰當行為;機構如何預防兒童免受侵犯,例如禁止成人與兒童不必要的單獨相處;加強向員工、義工和合作伙伴提供守護兒童培訓和支援等。從根源著手,將兒童受傷害的風險減至最低,讓所有持分者,合力為兒童建構一個安全的環境。 支持培幼會的守護兒童工作 o 推動兒童相關機構落實「守護兒童政策」 • 制訂簡明實用的指導守則《幼稚園守護兒童實務守則》,協助教育界落實採用 • 提供「守護兒童」顧問及支援服務,深入介紹每項政策之實踐經驗,並即場解答前線教職員之疑難。 o 普及守護兒童知識 • 推出網上自學平台,提供三個「守護兒童政策」相關的證書課程,幫助不同工作崗位的兒童工作人員更便捷地了解相關資料及獲得有用資源。 • 舉辦「守護兒童政策」相關的工作坊,對象涵蓋教職員、家長或兒童,讓兒童學會保護自己,成年人能掌握與兒童相處的合宜界線。 o...
Read More

客戶服務助理 (長期兼職)(只提供中文版本)

職責: 提供專業及友善的電話客戶服務體驗, 透過電話聯絡捐款者致謝 透過電話聯絡捐款者跟進戶口捐款事宜, 或跟進因郵局退回信件, 協助核對及更新地址或其他個人資料 協助資料輸入及其他文書工作 積極主動, 服務態度良好, 溝通和談判能力強, 處理捐款者的詢問和要求 資歷: 專上教育 良好粵語,一般英語,一般普通話 懂讀寫中文, 懂讀寫英文 具有基本電腦操作知識 有客服相關工作經驗優先 歡迎全職大學生或退休人士兼職 待遇及福利: 每小時$60 星期一至五,上午11時至下午5時半,每週工作2至3天,每天工作3至5小時...
Read More

國際培幼會「助養兒童計劃」易名通知

國際培幼會80年來一直促進兒童權益,讓女孩得到平等機會。「助養兒童計劃」一直是培幼會的重點工作,國際培幼會透過以兒童為本的社區兒童發展計劃在非洲、亞洲、美洲及大洋洲共57個發展中國家,幫助孩子、其家庭及社區,長遠改善他們的整體生活質素,讓他們得以脫貧自立。1959至1973年間,培幼會在香港設立辦事處,透過助養人每月$45的捐款予受助兒童的家庭,為近12,000名本兒童及其家人提供教育、營養支援、醫療保健、居所援助及就業等支援。及後,香港的整體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因此,培幼會於1973年撤離香港,將資源轉移到其他更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幫助當地兒童改善生活。至2009年,培幼會重返香港開設辦事處,讓香港市民可捐款支持內地、亞洲、非洲及美洲等地區的兒童發展項目。 隨著時代的發展,「助養兒童計劃」改良至現時的社區發展模式推行,將捐款投放至社區發展項目,在教育、幼兒發展、終止暴力、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技能訓練及青年促進改變共六個範疇,幫助孩子及其家庭改善生活,讓孩子的社區達致脫貧自立,而助養人與助養孩子依然能透過書信建立關係,保持聯繫,為孩子的生命帶來正面影響。這個發展模式兼顧個別和社區兩個層面,不單為個別兒童及家庭改善生計,也會為社區帶來長遠且全面的改善,以確保兒童權益及女童平等的目標得以實踐。有關「助養兒童計劃」發展模式的介紹,亦刊載於為每位助養者附上的《助養者迎新手冊》。 「助養兒童計劃」易名為「培幼兒童成長計劃」 國際培幼會多年來陪伴兒童成長,在助養孩子的社區推行長遠和可持續的兒童發展項目。為更配合大眾對兒童發展計劃的理解,國際培幼會(香港)現將「助養兒童計劃」(Child Sponsorship Programme)易名為「培幼兒童成長計劃」,而英文名稱維持不變,其相關計劃名稱更改如下: 新計劃名稱 助養兒童計劃 培幼兒童成長計劃 助養女孩計劃 培幼女孩成長計劃 童助童愛-助養兒童計劃 培幼童助童愛計劃 培幼同行計劃 培幼之友   社區發展模式為孩子帶來長遠改善 有賴助養者的持續支持,培幼會在超過60,000個社區推行工作,津巴布韋受助女童諾瑪頓芭(Nomathemba)的故事為一實例,讓您了解社區發展計劃模式如何更有效為更多兒童帶來長遠的福祉。 氣候變化為津巴布韋帶來乾旱,諾瑪頓芭一家以種植玉米高粱和小米爲生,一家生計受到影響,她亦需要步行30分鐘到遠處的水井打水。透過在諾瑪頓芭的社區推行水利計劃,諾瑪頓芭的學校得以興建太陽能水泵,現在她只需要5分鐘便能打水,學習不會受阻;而透過技術培訓亦幫助到其他村民學到有效收集雨水及善用水資源的方法,讓更多兒童及家庭能夠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面對急速的環境變化,如全球疫症大流行、氣候變化等挑戰,孩子面對的問題並不局限於個別家庭或階層,一個社區性的技術訓練、完善社區設施發展比直接將捐款予一個孩子,帶來更有效更長遠的影響,惠及兒童,以致其家庭及社區。 繼續與受助孩子建立關係 「助養兒童計劃」的易名不會影響現時計劃的運作模式,而現行捐助者與受助兒童之間的聯繫亦不會受影響。 我們會將「培幼兒童成長計劃」的捐款,善用於受助孩子所屬的社區發展項目,透過以上六個範疇的項目和服務,捐助者的捐款最終會讓居住在不同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受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