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學生參與國際培幼會「Girls Take Over 女孩接管」活動 擔任高層職位 與本港歐盟代表見面 推動職場性別平等
為慶祝每年國際女童日 (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國際培幼會自2016年起在全球各地舉行逾5, 200次「Girls Take over女孩接管」活動,透過讓年輕女性一嘗擔任要職及帶領專業團隊的滋味,使她們認識及發揮自己的力量,為其他女性爭取應有權利。在香港,第三屆「Girls Take Over女孩接管」已於今日圓滿舉行,今年培幼會聯同芬蘭駐香港總領事館及香港芬蘭商會合作,讓兩名女孩接管總領事及執行董事職位一天,賦權女孩推動職場性別平等。 在香港,實踐性別平等仍是長路漫漫,女性參與經濟活動的比率仍然落後於男性,男女收入的差距仍然十分懸殊,女性擔任高層及專業職位的人數亦屬偏低,而職場女性亦不時遭受性別歧視及懷孕歧視等。 今年香港「Girls Take over女孩接管」主題為「平等權力」,旨在打破社會對女性領袖的定型,證明女性同樣有能力成為社會上的領導及決策者。芬蘭作為推動及實現性別平等的先驅,更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22年性別平等排名全球第二。培幼會很榮幸今年邀請到芬蘭駐香港總領事館及香港芬蘭商會合作舉行「Girls Take over女孩接管」活動,提供寶貴的機會讓女孩接管總領事及執行董事職位,並就芬蘭與香港在實現性別平等方面交流看法,探討香港如何借鏡芬蘭經驗促進性別平等。 芬蘭駐香港總領事Timo... Read More
【國際女童日十年回顧】 改善女童權益進展緩慢 疫下多千萬女童面臨童婚威脅 2030年難全面消除童婚
聯合國自2012年起制定每年10月11日為「國際女童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藉此提升大眾對於全球女童議題(例如教育不平等、童婚及性別暴力等)的關注,倡議各國推動女童權益,讓每位女孩享有平等權利。適逢今年是「國際女童日」舉行的第十個年頭,關注女童權益的國際兒童慈善機構國際培幼會(Plan International)發表報告,回顧全球在2012年至2022年十年間女童權益的進展。 培幼會發表報告,發現過去十年改善女童權益進展緩慢且不平等。受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及地緣政治衝突等多重因素阻礙,童婚情況再度加劇,全球恐怕難以達成2030年全面消除童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疫情加劇童婚 再多1,000萬女童面臨童婚威脅 報告提及,在過去十年間,雖然女童權益有所改善,包括女童入學率提升、部分國家立法禁止童婚及女性割禮等,但與此同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2020 年童婚女童人數暴增,增幅更是25年以來最大,有多 1,000 萬女孩面臨童婚的風險。根據目前的情況,培幼會預計,全球將難以達成在2030年消除童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暫未有國家全面實踐性別平等 報告指,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性別指數中的 144 個國家中,暫時未有一個國家全面實現性別平等。要充分實現男女平權和機會平等,還是長路漫漫。培幼會估計,在教育方面實現性別平等仍需14年,消除男女政治參與差異仍需155年;若未能實現教育平等及消除性別歧視等,則仍需267年才能縮窄男女的經濟差距。 根據培幼會的報告,過去十年女童權益的重要成果包括: 立法禁止童婚及女性割禮:保護女童免受傳統文化習俗的傷害,例如 2020... Read More
首屆「培幼關愛企業及基金會頒獎禮」圓滿舉行 攜手同行 為兒童及女孩開創閃耀人生
為表揚及答謝企業夥伴及基金會對國際培幼會的長期支持,首屆「培幼關愛企業及基金會頒獎禮2022」已於8月19日圓滿舉行,在培幼會董事局主席韋安袓先生主禮之下,連同董事局成員梁賀琪女士及總幹事蕭美娟博士擔任頒獎嘉賓,合共向出席的21間企業及基金會頒發獎項 。 今年首屆舉行的「培幼關愛企業及基金會頒獎禮」,旨在答謝及表揚企業及基金會支持培幼會的工作,在促進兒童及女孩權益方面作出貢獻。頒獎禮一共頒發三個獎項,包括「培幼關愛基金會大獎」、「培幼關愛企業大獎」及「月經友善企業大獎」,共有21間獲獎企業及基金會的代表出席領獎。 首屆「培幼關愛企業及基金會頒獎禮2022」圓滿舉行,獲獎企業及基金會的代表出席頒獎典禮,並於領獎後一同與主禮嘉賓合照,見證此珍貴時刻。 嘉許企業及基金會無私貢獻 培幼會董事局主席韋安袓先生在主禮致辭時表示,感激在過去三年的逆境中,獲得企業及基金會的慷慨支持,讓培幼會能夠在艱難的時刻,繼續為兒童及女孩爭取應得權益,改寫他們的命運,冀未來繼續攜手同行,讓更多孩子在一個公平的世界健康快樂地成長。 藉此盛會,培幼會與得獎企業及基金會分享豐碩的工作成果,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分享指,全賴得到伙伴的鼎力支持,讓培幼會成功舉辦多個籌款活動,集結資源,在發展中國家推行抗疫、教育及反童婚等項目,為弱勢孩子的生命帶來曙光。她續指,「月經友善企業大獎」的得獎企業不僅為員工創造月經友善的工作環境,同時協助發展中國家的女孩消除月經貧窮及月經羞辱的問題。 培幼會董事局主席韋安袓先生表示,展望未來,培幼會將繼續推動「愛·女孩」行動,致力讓全球兩億名女孩能夠學習、領導、自決及茁壯成長。 得獎代表分享與培幼會同行喜悅 除了頒發各獎項予獲獎企業外,大會亦邀請了畢馬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總監張弛女士、日本命力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連舜香女士及恒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區域高級總經理林志華先生作分享,與一眾得獎企業及基金會共享與培幼會同行的喜悅。 蕭美娟博士表示,培幼會冀望未來繼續與得獎企業及基金會攜手同行,為更多兒童及女孩創造機會,開拓燦爛人生。 畢馬威中國長期支持培幼會在中國陝西省的項目,為弱勢女孩提供教育及技能訓練。畢馬威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總監張弛女士分享指,企業實踐社會責任的同時,亦是在培育下一代,能見證貧困女孩逆轉人生,勇於追尋夢想,是畢馬威中國一直與培幼會攜手同行,改寫兒童及女孩命運的最大推動力。 日本命力持續支持培幼會「愛女孩」行動,致力促進女童權益,讓更多弱勢女孩免受童婚、月經貧窮及割禮等威脅。日本命力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連舜香女士分享指,作為女企業家,尤其關注性別平等的議題,透過培幼會更深刻地了解到發展中國家女孩的困境。她表示,未來將繼續鼓勵員工參與培幼會的慈善活動,共同為女孩締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由恒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員工組成的「恒愛義工隊」是培幼會的強大支柱,協助翻譯受助兒童信件及準備活動物資等。恒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區域高級總經理林志華先生表示,很榮幸能夠帶動員工一起參與培幼會的慈善活動,為社會貢獻,令工作增添意義。 完整得獎名單 是次頒獎典禮的特刊文章已於2022年9月22日刊登於《信報》。
回應保良局虐兒事件 社署應採取「預防性監管」 鼓勵兒童相關機構訂立《守護兒童政策》
日前,社署在進行定期巡查時揭發保良局嬰兒組工作人員涉虐兒行為。事件牽涉一名工作人員粗暴對待6名幼兒,而保良局亦已將個案呈交警方調查,並勒令該員工停職。 國際培幼會(香港)欣悉社署對兒童住宿照顧服務機構的監管機制開始發揮效用。緊密的巡查制度有助署方全面了解幼兒的狀況,並在發現懷疑虐兒事件後要求機構及時跟進及改善機構運作。我們希望受是次事件影響的兒童其情況能夠獲得妥善跟進。 然而,揭發虐兒事件只是守護兒童的「次級預防措施」。為了進一步預防虐兒事件發生,社署亦應為兒童相關機構提供清晰的營運標準指引,鼓勵機構訂立「守護兒童政策」,從一開始減低兒童在機構內受傷害或虐待的風險。本會建議社署在檢討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的過程中,修訂《服務質素標準》的第16項,說明機構應採取什麼合理步驟來確保兒童服務使用者免受侵犯,並將其標準及指引擴展至其他兒童相關服務的社福機構。 國際培幼會(香港)早前參考各地區的相關法規及標準,制訂建議《守護兒童政策》框架,當中涵蓋四大範疇及二十項標準(見附錄),期望能為社署及業界提供實證為本的參考,協助機構制訂《守護兒童政策》,保障兒童在機構內的安全。
全球飢餓危機響警號 立即行動挽救數百萬兒童生命
國際培幼會聯同五大國際兒童慈善機構發表聯合聲明,警告全球飢餓危機的威脅已響起警號,呼籲採取即時行動,挽救數百萬名兒童的生命。 世界正面臨一場空前嚴重的飢餓和營養危機,每分鐘都有一名兒童陷入嚴重營養不良,在情況最嚴峻的15個國家,如不及時得到援助,800萬名兒童將會因營養不良而喪命。 在全球各地,高達近 5,000 萬人生活在緊急或災難性的嚴重飢餓中。如果不採取即時行動,這場災難性的飢餓危機將對兒童的健康、營養、教育、保護和生存權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我們六個國際兒童慈善機構的總幹事藉此發表聯合聲明,共同表達對兒童遭受破壞性影響的關切。 16歲Motie Mulu來自埃塞俄比亞,她每天都要步行逾一小時尋找清潔水源。 我們必須在飢荒前採取行動 在 21 世紀,飢荒不應該存在,而我們亦應有能力阻止飢荒來臨。在2017 年,我們目睹集體行動對預防飢荒的力量。面對今次全球飢餓危機,我們有責任採取緊急行動,防止數十萬兒童死亡。 我們要銘記歷史教訓,在 2011 年的索馬里飢荒,造成260,000 人喪生,有一半是五歲以下的兒童,超過一半人是在宣布飢荒之前死亡。 在1948 年《世界人權宣言》中列明,糧食安全不是特權,而是權利。 作為與世界各地的兒童、家庭和社區緊密合作的組織,我們看到衝突、氣候變化、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羅斯烏克蘭戰爭所產生的連鎖反應,每天都在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威脅數百萬人寶貴的生命。 全球飢餓危機已經對兒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增加兒童患有嚴重和急性營養不良的風險,威脅他們的生命。兒童在輟學時,同時面臨多重風險,包括與家人分離、遭受暴力對待、剝削、虐待及強迫勞動等。在重男輕女的文化中,面對糧食短缺的時候,女孩和婦女總是家中最後一個分到食物,為了溫飽,女孩更機會陷入童婚、早孕、輟學、性剝削和虐待的危機。 應對飢餓危機時,須優先考慮兒童的權利和需求。... Read More
葵涌兒童留聲台 「小小調查員」 成果發佈會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2條列明,「參與權」是兒童的基本權利,兒童在任何影響自身的事項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然而,本港雖然已有不少機構一同推動兒童參與權的發展,但坊間依然缺乏足夠機會讓兒童為自己關心的事物發聲。自2020年起,承蒙國際培幼會資助,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推行「葵涌兒童留聲台」,旨在讓兒童認識並識別社區中與他們保護和發展切身相關的問題,並針對這些發現開展兒童主導的行動。「小小調查員」活動就著三大由兒童共議選出的社區議題,包括:疫情對於不適切居所的兒童的影響、改建梨木道公園及兒童友善的生活圈應有的社區設施,進行社區研究並發佈結果。本計劃今早舉辦了「小小調查員」成果發佈會,總結兒童於階段性活動期間進行社區研究的經驗,而兒童小組成員、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高級服務協調主任陳清華先生、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及專業協作者亦出席作現場分享。 計劃活動「小小調查員」於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期間舉行,由十八位八至十二歲,來自石籬及葵芳兩區的社區小幹事(下稱小幹事),分別就著三大由兒童共議選出的社區議題,進行社區研究並發佈結果,寄望可將收集到兒童聲音表達出來,讓更多的區內居民及社區人士了解及聆聽到兒童的聲音和意見。 三位「小小調查員」兒童代表分享了他對進行社區研究的經驗,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高級服務協調主任陳清華先生、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及專業協作者亦出席作現場分享。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高級服務協調主任陳清華先生表示:「於2020年起,承蒙國際培幼會資助,本機構有幸推行「葵涌兒童留聲台」計劃,旨在讓石籬及葵芳區的兒童認識並識別社區中與他們切身相關的問題,並針對這些發現開展兒童主導的行動。於未來的日子,我們冀盼能繼續聆聽兒童的聲音,從孩子的視角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意見,更有效地協助他們發展,推動社區有更多的機會展現兒童的聲音。」 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博士表示:「『葵涌兒童留聲台』根據國際培幼會制訂的『兒童參與社區發展五部曲』進行,逐步實踐以『兒童為本』的兒童參與。很高興看到小幹事成員從活動中透過社區研究的方式關心社區,利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兒童意見,整合成具體而充實的建議,就關心的社會議題發聲。希望社會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予兒童參與決策,鼓勵兒童勇於表達個人意見,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表示希望社會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予兒童參與決策,鼓勵兒童勇於表達個人意見,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於活動初階段,透過整合過往計劃兒童共議的社區事務,小幹事選出三大社區議題,並分為三組於2022年2月至5月期間以網上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於3月初本機構有幸邀請本土研究社成為本計劃的專業協作者,為小幹事提供網上社區研究工作坊,學習在家進行社區研究的方法。及後,小幹事於小組一同共議並制定相關議題的研究題目方法及對象,並於4至5月進行調查並一同分析數據,討論出相關議題的兒童建議。疫情緩和後,小組於6月至7月期間以實體小組進行,小幹事自行規劃是次展覽攤位並製作相關展品。 近八成劏房兒童反映疫情期間視力及體能變差 逾半劏房家庭關係變僵 自2019起,香港深受疫情影響,小學生多次因疫情而需要停課,長期逗留在家。社區小幹事許銘軒留意到此狀況會對兒童成長造成影響,特別是對居住於不適切居所的兒童,希望透過是次研究提升社區對於此議題的關注。小幹事利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區內居住於不適切居所的兒童意見,當中收集到共70份有效問卷。 調查發現,近八成受訪兒童表示疫情期間視力與體能顯著變差,相信與長時間網上上課及缺乏運動有關。因應停課,劏房兒童不但沒有了每週基本的體育堂,加上家居環境狹小欠缺運動空間,而公眾遊樂場關閉,更導致兒童失去日常遊玩的地方,令兒童體能每況愈下。就於學業影響,近九成兒童於問卷表示,在疫情期間學業顯著變差,小幹事分析指,基於網課學習體驗比實體課堂差,突如其來的假期,中斷了學習,同時缺乏其他學業支援,包括功課班、個別科目補習等,令學童更難追上學習進度。 在家庭關係及精神健康上,有八成兒童認為疫情期間生活沉悶,逾六成更感到不悅及無奈,小幹事分析認為停課停學、長期逗留在私人空間不足的劏房環境中,令劏房兒童衍生許多負面情緒和無力感,基層家庭更難以提供多樣化的活動予兒童,令劏房兒童疫情下的生活更為困難,長遠而言,對基層劏房兒童的精神健康構成威脅。另外,逾半受訪兒童反映疫情期間家庭關係變差,由於劏房環境狹小,缺乏足夠私人空間,疫情期間更容易與家人爭吵,一旦發生爭吵更容易越吵越兇。 就著研究結果,社區小幹事許銘軒建議政府應為劏房兒童提供疫後支援,包括提供免費視力檢查,以彌補過往兩年錯失的學童保健服務;撥款給予學校或非牟利機構提供更多社區親子活動,以維繫親子關係;學校應提供更多免費的課後學習支援,包括課後功課班、補習等,讓基層學童可以追回學習進度。 兒童事務委員會非官方委員黃梓謙表示,疫情令兒童長留在家,直接令基層兒童肥胖及影響視力,建議多鼓勵兒童走出社區。 梨木道公園僅獲區內兒童評為54分 逾九成兒童支持遊樂場翻新 2019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宣布將會為全港一百七十個公園進行規劃改建,當中梨木道公園已於2021年度列入葵青區會改建的公園,然而小幹事發現,政策公布至今,政府甚少進行公眾諮詢,負責部門亦甚少就改建公園收集兒童建議,小幹事希望透過是次研究提升社區對於此議題的關注,利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區內兒童對梨木道公園的意見,當中收集到共72份有效問卷。 調查發現,近九成兒童同意梨木道公園需要進行翻新,社區小幹事梁迎樂認為梨木道公園已久經修葺,不少設施殘舊,加上全部遊樂設施也是組合式設施,設計乏味欠缺新意;除了遊樂設施外,兒童於公園中進行社交遊戲亦十分重要,無奈接近八成受訪兒童同表示在公園進行遊戲時候經常遭保安制止,令兒童感「無癮」。實際上,兒童於公園偏愛玩一些較為刺激的設施,調查中讓兒童票選他們到公園會遊玩的設施,當中以鞦韆(83%)最受歡迎;及後為滑梯(73%)與攀爬架(50%),但根據小幹事成員實地考察發現,單計葵涌區(石籬/石蔭),僅梨木道公園設有鞦韆,否則需要到葵芳或荃灣才有類似設施。鞦韆不足,導致梨木道公園內的鞦韆經常出現人龍,兒童需花時間排隊輪候,有小幹事成員反映曾經出現由鞦韆排隊需排到洗手間門口,輪候時間超過20分鐘,可見情況嚴峻。 梨木道公園作為葵涌最大的公園,當中包含遊樂場、多用途草地、緩跑徑等設施,但對受訪兒童而言卻只是剛剛合格,平均評分只有54分(以100分為滿分),小幹事分析除了因為設施殘舊外, 整體公園規劃亦欠佳,大量空地欠缺設施,而多用途草地甚少對外開放,另外,洗手間距離遊樂場太遠亦是其失分原因。 社區小幹事梁迎樂建議梨木道公園應開放多用途草地給予公眾使用,遊樂場亦應設置更多鞦韆滿足區內兒童需要,在規劃重建遊樂場時候,可於遊樂場附近設置更多讓照顧者坐下、休息的地方,一方面可便於觀察兒童安全,一方面可以讓照顧者得以休息,重新由兒童角度設計及規劃遊樂場,並為區內兒童提供更多提交意見的機會。 兒童事務委員會非官方委員雷張慎佳表示,《兒童權利公約》列明兒童有遊玩權利,6月9日立法會上政府亦對此肯定,她認為未來新一屆政府亦應繼續推動兒童參與表達意見。 劏房環境僅獲兒童評為3.9分 兒童設立8大兒童生活圈必要設施 劏房環境欠佳,有礙兒童成長一直是社區各界關注的議題。小組小幹事們有感不同的居住環境以及社區規劃,都對兒童的成長造成極大影響,故希望透過比較居住於劏房、社會房屋及公屋的兒童對自己居住環境及配套的意見,並製作兒童生活圈必要設施指標。小幹事利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區內兒童的意見,當中收集到共146份有效問卷。... Read More
香港五邑工商總會及國際培幼會《守護兒童政策》聯合發佈會 本港首批幼稚園率先簽訂20項守護兒童標準 免除兒童受虐
繼本港接連有兒童遭虐待個案被揭發後,近月再有保護兒童機構轄下嬰幼兒院舍的數十名職員因涉嫌虐兒被捕,多名受害幼童慘遭不同程度的體罰或虐待,情況令人憂慮,亦反映兒童相關機構缺乏相關政策預防兒童受虐。「沒有保護罪」至今尚未立法,但為加強保障兒童安全及身心健康成長,香港五邑工商總會屬下張祝珊幼兒園幼稚園及五邑工商總會幼兒園幼稚園,決定率先踏出守護兒童的第一步,透過國際培幼會(香港)協助制定《守護兒童政策》,承諾會致力保護兒童免受任何形式的虐待、傷害及剝削,成為本港首批簽訂並落實推行《守護兒童政策》之辦學團體。 香港五邑工商總會及國際培幼會(香港)今日合辦「幼稚園幼兒園《守護兒童政策》聯合發佈會」,展示機構根據培幼會框架實施《守護兒童政策》的概況,並為同工在《守護兒童政策》的設計及實際執行提供導引。 多名嘉賓及參與製作《幼稚園守護兒童實務守則》之守護兒童專業顧問出席是次發佈會,同心協力將香港改造成守護兒童之都。包括蕭美娟博士(前排右五)、葉柏強醫生(前排左五)、雷張慎佳女士(前排右四)、周慧珍女士(前排右二)、車淑梅院士(前排右三) 守護兒童人人有責,香港五邑工商總會屬下張祝珊幼兒園幼稚園與國際培幼會(香港),今日更在各嘉賓及媒體見證下共同簽署《守護兒童政策》,承諾會按照國際培幼會(香港)建議的《守護兒童政策》框架內的「政策」、「程序」、「人員及文化」,以及「問責」四大範疇,設定合共20項標準。 簽署儀式由五邑工商總會幼兒園理事長及幼兒服務校監甄文輝先生(圖左)及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博士(圖右)執行,為守護兒童運動寫上重要里程碑。 香港五邑工商總會理事長及幼兒服務校監甄文輝先生,以及香港五邑工商總會屬下張祝珊幼兒園幼稚園及五邑工商總會幼兒園幼稚園兩校校董周慧珍女士表示,香港五邑工商總會簽訂《守護兒童政策》後,將按照國際培幼會建議的《守護兒童政策》框架內的合共20項標準,包括訂立明確的行為守則;列明對待兒童的恰當及不恰當行為;透過簽訂相關政策條款,確保政策適用於所有員工、義工及相關合作伙伴;設立舉報政策,讓員工能安心舉報機構內發生的懷疑虐兒事件,而不必擔心受到追究或歧視等。總會期望政策能為兒童工作者提供參照及指引,並保障每位兒童都享有受保護之權利。 五邑工商總會監督及教育部校董會主席鄒悅仁先生於歡迎辭中公佈五邑工商總會旗下兩所幼兒園幼稚園將根據國際培幼會框架實施《守護兒童政策》。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蕭美娟博士表示,守護兒童政策的宗旨是「減低傷害風險」,作為服務兒童的相關機構,實在有道德和法律責任採取一切合理措施,為兒童建立一個安全環境,預防兒童因為接觸機構而受到傷害或虐待,並採取適當行動妥善處理機構內威脅兒童安全的事宜。不過,由於現時本港並沒有守護兒童政策的官方框架,故國際培幼會進行全面的文獻回顧,了解其他先進地區如英國及澳洲的相關法規和指引,再整合並提倡四大範疇合共20項守護兒童標準,作為了解本港教育界推行守護兒童政策推行情況的評估框架,為業界提供一個實證為本的參考,在機構內落實相關守護兒童措施。 蕭美娟博士分享培幼會多年來推動守護兒童的工作及研究結果,並宣佈將推出《幼稚園守護兒童實務守則》。 蕭美娟博士續稱,國際培幼會非常高興得到香港五邑工商總會的支持,讓屬下兩間幼兒園幼稚園成為首批簽訂《守護兒童政策》的幼兒教育機構,並期望香港五邑工商總會對守護兒童的熱誠可在幼教界起帶頭作用,讓更多同工了解到守護兒童政策的重要性,攜手建立兒童保護安全網。此外,國際培幼會亦正製作《幼稚園守護兒童實務守則》(《守則》),內裡附有業界內多位專業顧問,就相關政策推行的問題提供寶貴意見,《守則》即將面世;會方期望《守則》將為幼教界人士提供切實的實務參考,提高業界的積極性,讓各幼稚園同工更自如地將守護兒童的理念,融入在日常工作當中。 此外,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亦出席是次活動講解虐兒事件對幼兒早期發展的影響,以及幼稚園為兒童建立安全成長環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兒童事務委員會成員雷張慎佳女士BBS,也在現場分享教育機構如何透過訂立《守護兒童政策》,建立機構內的守護兒童文化。「守護兒童大使」兼資深傳媒從業員車淑梅院士MH,則與家長對談,探討家長及校方如何在守護兒童方面攜手合作。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亦透過網上會議參與發佈會,表示對於近期涉及虐待兒童個案有所增加感到憂慮,修訂保護兒童的法例刻不容緩,期望通過加強法例能令大眾的警惕性提高。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葉柏強醫生向會眾深入淺出地講解《守護兒童政策》對幼兒早期發展的益處。 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雷張慎佳女士,BBS,引用多年經驗,分享在教育機構訂立《守護兒童政策》的要訣,並呼籲更多同業參與。 資深傳媒從業員及培幼會守護兒童大使車淑梅院士,MH,與家長在兒童安全議題上交流意見。
2021培幼鉛筆義賣大行動財務報告
2021培幼鉛筆義賣大行動已於2021年11月19日至11月22日圓滿舉行。而活動的籌款報告亦已完成,有關報告由DKNT CPA Limited義務審核,詳情請按此查閱。 再次感謝各界的支持!
首辦「共享閃耀 Shine Together慈善數碼藝術展」 結合慈善丶藝術丶投資創新概念 獨特藝術品投資潛力無可限量
國際培幼會(香港)與藝術家「書法 嘉」關嘉亮先生(Kelvin Kwan)首度攜手合作舉辦「共享閃耀 Shine Together慈善數碼藝術展」,活動共有超過50幅經非同質化代幣(NFT)技術處理的作品,獲多位名人支持,包括鄧麗欣、劉心悠等,而胡定欣、周家怡、謝寧、鄭麗莎,以及國際培幼會董事局成員暨「愛.女孩」大使梁賀琪女士更出席開幕儀式支持活動。 畫作包含關嘉亮先生繪製的『Shine』 女孩」系列水墨畫,呈現培幼會受助女孩的感人故事。 乘著非同質化代幣NFT及數碼藝術的風潮,國際培幼會(香港)與藝術家「書法 嘉」關嘉亮先生合作,透過展示多位名人與受助女孩的肖像繪製成「名人系列」畫作,連同「書法 嘉數碼原創系列」、「書法 嘉特別獻呈系列」及「『Shine』 女孩」系列水墨畫,以網上認購的方式出售,畫作將會同時鑄成NFT(非同質化代幣),每件藝術品都獨一無二,別具投資價值。是次活動透過以受助兒童或女孩的畫作,鼓勵大眾關注疫情下女童權益,期望運用科技與藝術的影響力,結合慈善方式,籌款幫助弱勢女孩,認購畫作亦兼收投資價值。 主辦單位連同名人嘉賓一同舉行剪綵儀式,為藝術展揭開序幕。 開幕活動上,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士蕭美娟博士致歡迎辭,感謝合作夥伴的支持及大眾的參與,她指培幼會致力建立一個促進女童權利和平等的世界,經過多方的努力,由2018年開始,「愛.女孩」行動已惠及超過6,600萬女孩。但女童仍然面對各方面的挑戰,疫情下童婚問題更為猖獗,她們會被安排結婚,好使家中少一個要餵養的孩子,印度仍有約150萬的少女在未滿18歲時就得嫁人。她亦道:「過往我曾到訪過不同發展中國家,聽過很多令我心痛的故事,但亦同樣見證到在培幼會的幫助下,女童的生命得到轉化,令人感動。」是次活動的部分收益將撥捐國際培幼會用作支持培幼會女童權益項目,她希望更多人能明白女童的需要及權利,響應活動支持女童權益工作。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士蕭美娟博士分享疫情下發展中國家女童面對的挑戰。 藝術家「書法 嘉」關嘉亮先生在開幕禮上分享了是次活動的核心理念,他望以其療癒畫風,為社會製造喘息,沉澱的空間,能對生命引發反思,他希望是次活動能讓施惠者與受助者關係平等,共享閃耀,在施予助人之手時,亦能同享投資之效。 藝術家「書法 嘉」關嘉亮先生希望以其療癒風格畫作感染他人,讓施惠者及受助者共享閃耀。 多媒體財經名嘴曾志英先生(曾sir)分享近年各界名人紛紛投入加密藝術市場,並藉此兼收慈善與投資之效。是次活動一舉三得,為藝術家、慈善機構,以及熱心公益的善長或投資者創造一個突破性的出路,為慈善事業作出貢獻,惠及有需要的人同時,亦能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共同發放異彩。 多媒體財經名嘴曾志英先生(曾sir)分享本次活動如何結合慈善、藝術和最新科技「NFT」,以達投資與慈善公益之效。 國際培幼會董事局成員暨「愛.女孩」大使梁賀琪女士亦分享了她於2018年隨培幼會到斯里蘭卡的經歷,作為一名事業型女性,她深深體會到女性能自食其力的重要,她在旅程中認識一位培幼會的受助女童母親,知道培幼會為她提供資金購買衣車及布料,透過縫製衣服出售賺取收入養活家人令她十分難忘,她呼籲在場人士認購心儀畫作或捐款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女孩,活出閃亮人生。... Read More
名人大使支持「共享閃耀 Shine Together慈善數碼藝術展」 呼籲大眾支持女孩權益
國際培幼會(香港)與藝術家「書法 嘉」關嘉亮先生(Kelvin Kwan)首度攜手合作舉辦「共享閃耀 Shine Together慈善數碼藝術展」,活動共有50幅經非同質化代幣(NFT)技術處理的作品,獲多位名人支持,包括鄧麗欣、劉心悠,而胡定欣、周家怡、謝寧、鄭麗莎更出席開幕儀式以示支持。共10位名人與受助女孩的肖像繪製成「名人系列」畫作,以網上認購的方式出售,擴闊藝術創作、慈善與投資空間的無限可能。售出畫作的款項扣除成本後,部分收益將撥捐國際培幼會用作支持培幼會女童權益項目。 畫作包含關嘉亮先生繪製的『Shine』 女孩」系列水墨畫,呈現本會受助女孩的感人故事。 主辦單位連同名人嘉賓一同舉行剪綵儀式,為藝術展揭開序幕。 活動開幕禮邀得培幼會大使胡定欣、謝寧、周家怡、鄭麗莎出席,她們分享親身到訪發展中國家,以及捐助女孩的經歷。胡定欣於疫情前到尼泊爾探訪,遇上被視爲賤民的12歲女孩Bina,Bina因早年喪父,年紀小小便肩負養家的重擔,下田耕種,因此要停學,定欣很慶幸當初決定透過培幼會捐款幫助Bina,讓Bina可以繼續學業,重現笑臉。謝寧曾先後幫助了很多兒童,她分享了她與受助孩子多年的真摯情誼,來自陝西的受助女孩榮榮在謝寧的慷慨資助下接受了眼部手術,治好了自小已患上內斜視的眼睛。多年內,二人一直保持緊密的關係,如今榮榮已健康長大,更成功升讀大學,令謝寧感動不已。 培幼會大使胡定欣及梁賀琪分享早前隨培幼會到發展中國家探訪的經歷,令她們親身體會女孩的困境。 藝人周家怡2013年開始捐款幫助來自印尼的Maria ,看見她健康成長,可以讀書,家怡表示很開心,她覺得自己小小付出,就可以讓人感到幸福,開心地生活,是十分值得。作為四子之母鄭麗莎(Lisa)是培幼會多年的支持者,她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長,她與兒子幾年前透過培幼會捐助三名發展中國家的孩子,希望從小培養孩子同理心,多關心有需要的人。她希望所有小朋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女孩,可以得到公平對待,有個快樂童年。 周家怡與鄭麗莎支持培幼會多年,她們分享目睹受助兒童的轉變相當感動。 多位名人包括鄧麗欣、胡定欣、周家怡、謝寧、鄭麗莎、梁賀琪支持活動,她們與培幼會受助女孩的面貌一一呈現於畫作上。 網上認購詳情 日期: 即日至2022年1月25日 網上認購: https://shine.plan.org.hk